在越剧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璀璨的明星照亮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竺水招的名字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却无比耀眼。1968年的一个暗淡日子,这位越剧十姐妹之一、竺派小生唱腔的创始人,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个时代的遗憾与不解。
1968年5月26日,一位越剧名伶被关押在一处牛棚里,她面容憔悴,神情黯然,心绪纷乱。突然,她先是毅然决然的喝下了大半瓶藓药水,只觉得咽喉撕裂,痛疼难忍。接着,她又拿起了事先偷藏的一把水果刀,把刀柄顶在了桌子边上,用尽力气扑向锋利的刀尖,脾脏破裂,昏倒在地。当人们发现的时候,抢救无效而气绝身亡。这个自杀而死的人是谁?她不是别人,是越剧十姐妹之一的著名演员竺水招。
1968至2024,历经56年的时光,竺派越剧迷们没有忘记这个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经常哀叹她的不幸,惋惜她在大好的年龄,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和她钟爱的舞台。可是谁能越过那个狂热的年代,谁能逃过那疯狂的迫害。每天经受着无休止的肉体摧残、精神上的折磨,让她身心疲惫;爱党敬业却遭不公,栽赃陷害株连九族,让她胆战心惊;亲者不近、学生不明,道德沦陷,对师不敬,迫害更加一等,让她心灰意冷。人可摧,志不丢,宁肯站着死,不可失自由。以死抗争,这就是一个越剧名伶的钢筋铁骨。
竺水招,原名竺云华。1921年出生在浙江省嵊县,与袁雪芬等被誉为越剧十姐妹。是竺派小生唱腔的创始人。我认识和了解她,源于小时候看过的越剧电影《柳毅传书》。有了互联网,还在网上搜到了她年轻的时候,出演的越剧电影《卖婆记》。戏曲越剧电影《柳毅传书》是一部古典的神话彩色故事片。出品于1962年,导演是蔡振亚。主要演员有:竺水招、筱水招、张玉琴等。
该片故事梗概:事情发生在唐代,淮阴有一个书生名柳毅,赴长安赶考落第(落选),在回家途中,经过泾河,路遇洞庭湖龙女三娘。三娘孤独一人在湖边放羊,衣衫破旧,身形消瘦、黯然神伤。这些都是因受其丈夫,泾河小龙虐待所致。小龙女想跳出牢笼,写就一封求救信,让别人捎给自己的父亲洞庭湖龙王,可是求助无门,正好遇见了柳毅,便求他相帮。柳毅大义凛然,携信出发。涉水登山,经千难万苦,来到洞庭湖下,将信交于龙王。
龙母得知爱女遭遇,痛哭流涕,坚决要将爱女救回,但是龙王犹豫不定,不敢发兵。龙女叔父知情,勃然大怒,要亲自带领兵将搭救侄女,因得罪过天将,戴罪在身,恐怕再惹祸端,波及洞庭再遭不幸。正当龙女至亲举棋不定之时,柳毅挺身而出,正义言辞打动了龙女其家人,最后叔父带领兵将打到泾河,救出了龙女三娘。
由此,三娘对柳毅起了爱慕之意,挽留柳毅留在洞庭湖,柳毅执意不肯,要回家照顾老娘。三娘只得作罢,送给柳毅“鲛人珠”,与其依依惜别。没等柳毅到家,三娘与父亲离开洞庭湖,乔装渔家父女。三娘变成三姑,一心一意侍奉柳毅老娘。柳毅回来,亲娘介绍了三姑和三姑的孝顺。柳毅由三姑想起了三娘,经过一番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
竺水招在电影《柳毅传书》中饰演的角色,气定神闲,不卑不亢,淡定入神,如松似竹。明亮的眼神里透着一股英气,人物表现得极其到位。竺水招以女子之身,演绎出一个清冽冷峻、如山般可靠的男子,行为稳重自然妥帖、深情显露由浅入深,潇洒不黏腻,爱慕似水澈。角色塑造的完美无瑕,让人称道。竺水招的艺术造诣,不是几天几日所成,而是靠她自己长期的刻苦练功和舞台经验积累而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竺水招刚开始从事的是旦角,从小勤奋好学,刻苦练功,是越剧界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她在解放前的1946年以前,主要和尹桂芳合作,演出了《宝玉与黛玉》、《春闺梦》、《沙漠王子》、《石达开》、《云破月圆》等新戏,为越剧改革作出了贡献;另外还参加了十姐妹义演的《山河恋》。越剧《山河恋》左起第四人竺水招饰演皇后绵姜1947年由她组织成立了《云华剧团》此后改演小生。先后与戚雅仙合作。解放后演出具有爱国情怀的剧目《南冠草》《文天祥》,为女子越剧开拓性的发展做了很好的尝试。
郭老夫妇亲自赴剧场观看演出,赞许竺水招:“你演得好,很象我心里所想的夏完淳那样一个诗人,战士的形象”。1951年竺水招还参加了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筹款义演。1956年三月,云华剧团正式改组为南京越剧院,竺水招任团长并担任主要演员。竺水招一生戏路很宽,花旦、青衣、老旦,老生、小生均能一肩挑。
曾经在网上无意间翻阅到,她早年与戚雅仙一起出演的越剧电影《卖婆记》。竺水招在戏中饰贫苦,攒钱娶媳妇的青年。据说,这出戏是根据嵊县民间传说故事改编。恶媳妇翠娥(戚雅仙饰)嫌弃婆婆(吕云甫饰)是累赘,于是串通媒婆(冯笑侬饰)用酒将婆婆灌醉,卖给年轻的农民李阿大(竺水招饰)。李阿大解开新娘盖头,一看是个老太婆,气得去找媒婆退“货”,好不容易甩到的包袱,岂能再捡回。阿大只得回家。这时候,老婆婆醒了,知道自己被卖,痛哭流涕的向阿大哭诉媳妇的恶劣行为,阿大听后深表同情,无奈自己攒的娶媳妇钱打了水漂。
阿大念及老婆婆可怜,因此收留为母。由于此片年代过于久远,拷贝也不十分清楚,影片也不完整。网络上此片只到此为止。后来查询故事全部,才得知老婆婆拿出全部积蓄,为阿大娶了媳妇,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竺水招出演的李阿大,那真叫一绝。头上盘着清代男子梳的大辫子,一双眼睛透着一份灵气和一份善良。说话结结巴巴,当知道辛辛苦苦攒钱,娶回来的竟然是一个老太婆,那种气愤、那种窝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部剧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竺水招对越剧有着深厚的功底。
竺水招,只活了47年。她生性淡泊,与世无争。只想认认真真演戏,平平淡淡生活,却遭受厄运。欣喜的是她的竺派艺术并没有失传,女儿竺小招继承了母亲的遗志,活跃在越剧舞台上。她不仅继承了母亲的演唱特色及表演风格,还适量汲取了尹派唱腔来丰富自己。目前,虽然退休,仍然在传播和发扬竺派艺术。愿竺水招的越剧作品代代相传,愿竺派唱腔源远流长。
尽管竺水招的生命轨迹戛然而止,她的艺术灵魂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继续在越剧的舞台上燃烧。女儿竺小招继承了母亲的遗志,不仅将竺派艺术发扬光大,更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元素,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竺水招的故事,是对艺术执着追求的颂歌,也是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抗争的悲壮篇章。
让我们铭记这位越剧名伶,让她的声音、她的形象、她的精神,穿越时间的长河,继续在每一个热爱越剧的心中回响,生生不息。愿竺水招的越剧作品代代相传,愿竺派唱腔源远流长,如同她本人一样,成为永恒的艺术瑰宝。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