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的广阔舞台上,程派艺术以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无数戏迷的目光。然而,在众多程派传人中,迟小秋与张火丁两位艺术家,各自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当代程派的代表人物。围绕着“谁是正宗程派的标准传人?”这一话题,两派粉丝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歇。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争议背后的文化现象,以及它对于程派艺术乃至整个京剧界的影响。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放下彼此的成见,以一颗平和的心,共同探寻程派艺术的真谛。
迟小秋和张火丁谁是正宗程派的标准传人?谁唱的标准?谁更像程派?喜欢程派的两个粉丝团体为此掐得不可开交。
提到当今京剧程派最火的演员,很多人会想到迟小秋和张火丁两位。这两位不仅仅观众和戏迷十分的喜爱,就是一些京剧老前辈对她们都是称赞有加。她们都师出程门,都是程派再传弟子,张火丁师出赵荣琛,而迟小秋师出王吟秋,虽然赵荣琛和王吟秋都是程砚秋的弟子,但是他们的演唱风格迥异,但都受到程迷们的喜爱。俩人都是都是大腕,都有一帮拥趸者。粉丝们为了证明自己所爱的是最好的,是顶尖人物,都会力争自己、贬损他人,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张火丁老师是当今京剧界的票房神话,深受戏迷和观众的喜爱,并且有着强大的戏迷群体。张火丁的很多粉丝自称“灯丝”,一位灯丝是这样怼迟小秋的:实在看不出迟小秋究竟好在哪里!“程砚秋的唱”在她的嘴里出来怎么那么俗?俗得人坐不住!分析一下,大致上迟小秋是“两乱”、“两没有”:乱改腔、乱改节奏,没有字眼、没有吞吐。乱改腔:很多西皮的第一个字,原本为高唱的,她都改为低走。乱改节奏:后“二六”中“老娘亲来自何方”尺寸扳得毫无理由,也不合节奏。没有字眼:很多字尖团不分,囫囵吞枣。没有吞吐:不管西皮还是二黄,她的唱都是一个调调,收放顿挫一概没有。唱到后面“二六”简直是牛叫,只听到“呜、呜”的声音,哪有美感?哪有灵性?程砚秋的录音里那一句“儿的娘”,闻者动容美不胜收啊!程大师在天有灵,知道他的杰作被糟蹋成“牛叫”不知会如何捶胸顿足?
迟小秋的粉丝们马上反击:你那丁丁就好?苦瓜一样地耷拉着脸,看迟大姐姐,没有撇嘴卖萌,没有挤眉弄眼,演来端庄大方,举手投足就是大青衣的做派。演唱上也是遵循程派路数。为什么程派是最能引起粉丝争吵的流派?
争议大多是因为程派粉丝不团结造成的原因。京剧程派是最能引起粉丝争吵的流派,这其中,张火丁,李世济,迟小秋,又是焦点人物,他们的粉丝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互相攻击,轻者揶揄讽刺,重者破口大骂,污言秽语。所以,只要评说这三个人,评价这三位,就会引来粉丝的口水战。矛盾重重,加上戏迷中搅屎棍子挑唆,大战一触即发。有这粉丝骂战的功夫,多想想怎么光大程派才是要务!这么闹下去真的没劲啊! 程派青衣能拿出手的越来越少了,何况张火丁迟小秋都是为中国传统京剧有功绩的国家级京剧演员,尊重一下好不好。 国粹,又不是追歌星,哪有那么多潮流粉丝还要互掐,能掐出一个程砚秋来?问当今三代程派谁扛旗?答案于我看来,就一个:喜欢谁,谁就好!加一句:这旗,爱让谁扛就让谁扛,大同小异,谁扛都差不多。
回望这场关于“谁是正宗程派标准传人”的争论,我们不禁思考,京剧的魅力究竟源自何处?是那千变万化的唱腔,抑或是演员们倾注其中的深情厚意?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迟小秋与张火丁,作为程派艺术的两位杰出代表,她们各自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正是程派艺术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生动体现。与其陷入无休止的争执,不如携手共进,以更加包容和欣赏的态度,共同推动程派艺术乃至整个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国粹京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生命力在于每一位艺术家的创新与传承,而非粉丝间的争斗。未来,愿我们能够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态,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