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世界里,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她如同一颗静静闪烁的星辰,虽不常居于舞台中央,却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越剧艺术的每一个角落。她就是黄慧,一位在越剧舞台上默默耕耘,却始终坚守艺术初心的陆派传人。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感受她对越剧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黄慧老师天生为舞台而生,但却一直处于舞台的“边缘”,她本可以做舞台上的主角,她有实力,也有条件,可她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却更多的是配角,要不是主角的兄长,就是主角的父亲。越剧《红楼梦》中的贾政是她;越剧《双飞翼》中的令狐绹也是她;这类角色及形象与越剧舞台上的俊美男一号,满腹经纶、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相差太远,但她还是尽心尽力将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好。
她是越剧陆派小生黄慧,在为数不多的越剧陆派传人中,她可以算得上佼佼者,儒雅俊秀的扮相和清丽纯正的陆派唱腔让戏迷很是喜欢。因为她身上少有的“书卷气”和“贵气”,颇有“老生”天赋及气质,受张桂凤和徐天红亲授,并且小有成就,是越剧界难得的小生、老生都会的演员。最开始接触越剧最喜欢的除了尹派便是陆派了,而陆派中最开始听到的就是黄慧的唱段,可以说熟悉陆派最开始是由黄慧开始。
曾经一度到了非常痴狂的地步,利用闲暇时间将黄老师的陆派唱段找出来一一欣赏,《三难新郎》秦少游、《救风尘》周舍、《情探》王魁等,特别是像周舍这类风流浪荡的富贵公子哥的形象,印象很深刻。对于小生、老生都擅长的黄慧老生,其实在舞台上很少有自己的全本大戏,特别是在舞台生涯的后期,至少现在我们很少看到她的全本戏了。最近的全本还是《双飞翼》的令狐绹和《甄嬛传》的清河王,或许清河王可以算得上真正的主角吧。
对于“清河王”一角,黄慧老师自己坦言“进越剧院多年,第一次拿到这么‘讨巧’的角色”,基于多年舞台经验的积累,对剧本的仔细琢磨,自己对“清河王”的深入研究,最终的呈现也不负众望。当然,在众星云集的上海越剧院,黄慧老生师身处其中,对于演“清河王”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既然来了,就牢牢地把握住,不辜负戏迷的支持,领导的厚爱。
有一种人,相比于红花的耀眼,更喜欢做一片默默无闻的绿叶,随性自然,不故意喧宾夺主,也不过于自卑,她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也有自己的追求。黄慧老师就是这么一种人,身处热闹繁华的魔都上海,在众星云集的上海越剧院,她不争不抢,洒脱随性,有好角色,就稳稳地接住,没有好的剧本,好的角色时,就努力生活,用心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
最近几年很少看到她在公众场合露面,春节前在一个越剧节目中看到黄慧老师的《劈山救母.重上华山》,纯正的陆派唱腔一如即让地好听,一如既往地吸引人。而今的黄老师相比几年前,更加淡定,更加从容,舞台上的刘彦昌对自己的身世及此时此刻的心绪借由黄慧老师缓缓道来,不急不缓,从容不迫,沉淀多年的黄慧老师,也借由刘彦昌缓缓展示自己的技艺。醇厚真挚的陆派唱腔,清丽婉转的唱段,洒脱自然的表演,不浮夸,不造作,自成一体,相得益彰。沉淀之后的黄慧老师,淡定从容的气质,更是让人着迷。
虽然黄慧老师是越剧界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她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陆派,与很多越剧演员相比,她曾经自学陆派很多年,直到2002年才在相关人员的引荐下,拜师越剧陆派创始人陆锦花,此时的陆老师已旅居海外多年。拜师之后的黄慧老师,仿佛无根的浮萍,一下有了着落,她更用心地学习陆派艺术,从最开始照着陆老师的录像学习,到现在有了老师的亲自指导,技艺更加精进,据说《救风尘》的周舍就是在这之后接的角色。
黄慧老师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坚持与奉献的传奇。她用自己对越剧艺术的热爱和对陆派艺术的忠诚,书写了一段段令人敬佩的篇章。尽管岁月流转,舞台的聚光灯可能不再常驻她身,但她的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却如同那醇厚真挚的陆派唱腔,永远回荡在戏迷的心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