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绚烂的镁光灯下,她以绝世风华演绎着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用一腔热血书写着对越剧艺术的无尽热爱。吴凤花,这位被誉为“拼命三郎”的越剧名家,用她的生命诠释了“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追求。2019年,一次意外的舞台受伤,只是她辉煌艺术生涯中微不足道的一笔,却让我们得以窥见她背后那无数不为人知的汗水与泪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凤花的世界,感受她如何在荆棘密布的艺术道路上,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
1. 我一定要唱好
生长在浙江绍兴乡村的吴凤花13岁踏进浙江省绍兴县戏曲艺术职业学校的大门,从此和戏曲结缘。她清楚地记得,离家时,在家乡农田边,父亲说:“如果你没唱好,就回来跟我继续种地。”
这句话变成了激励吴凤花前行的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唱好!”从家乡的田野启程,她艰难地在越剧事业里走过了37年。
回首从艺之路,应该浓墨重彩写上一笔阿花的恩师范瑞娟老师,1987年,她有幸成为越剧大师范瑞娟老师的入室弟子。阿花回忆起拜师的历程仍然难掩激动:老师送给我的是越剧小生演出时必不能少的道具——一把折扇,直到现在我依然珍藏着这把折扇。我一直记得拜师那天,老师就是拿着这把折扇,在绍兴饭店门口的草坪上,手把手教了我一出《回十八》。阿花与范老,年龄和感情上都像祖孙俩,范老师的关爱与教诲为阿花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年那个13岁的小姑娘没有食言,她真的唱好了,唱红了越剧圈,红透了戏曲界。
2. 不疯魔不成活
但是在她获得那些殊荣的背后,她的付出要比一般文戏演员多太多了。我们只听说过运动员受伤,却很少听到戏曲演员受伤,但是阿花是个例外。
1998年4月,武汉剧场,演出的第四天,吴凤花连续3天高烧,可她依旧坚持上台。在台上,吴凤花虚汗直冒,双腿发软。突然,只听“碰”的一声,吴凤花在演高难度动作吊毛时,重重地砸在地上。但她在后台稍作休息后,仍然坚持演完剩下30分钟的节目。结束后,赶往医院检查,发现胸六、十二压缩性骨折。。。
这是我们所知道她的第一次受伤,那时候她还不满30岁。再一次就是我们文章开头的《屈原》的演出,人到中年的凤花依然坚持在舞台上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实属难得。除了身体上的伤,凤花还在忍耐皮肤严重铅汞中毒的痛苦。一年为儿子过生日,一家人去寺庙祈福,她的愿望是,我的脸不要再黑下去了。从十多年前开始,吴凤花就患上了铅汞中毒。“我的皮肤底子不算特别好,戏曲演员大家也知道,脸上涂的油彩很厚,非常伤皮肤。我最早是脸上起红斑,现在都转成黑色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卸妆没有卸干净呢。所以现在我登台之前化妆,就得有一个很大的打底工程。”吴凤花说,某天在街上迎面看到一个穿着白纱裙,长发飘飘,皮肤白皙的女孩迎面走来,那一刹那,她就在幻想:“那个人可以是我吗?”被戏迷们称作花帅的她就是每次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每当面对镜头时,吴凤花都会玩笑道:“这样拍我的脸,太残忍了。”她跑遍各大医院,医生给的回答都是,不再化装再配合治疗。“如果不化妆,不就意味着得离开舞台?!”同事经常问吴凤花,准备唱到什么时候,她总是说:“只要不影响舞台艺术效果,就会继续唱下去。”“不疯魔不成活” 对花帅而言,舞台是神圣且具有魅力的,“舞台让我兴奋,上装以后就会忘掉生活中的我,人山人海的观众对我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话语间,吴凤花这样形容她挚爱的舞台。
作为以温婉柔美著称的越剧,吴凤花的出现为这个剧种增添了阳刚之美,京剧大师,梅花大奖得主尚长荣先生曾经说过,你一看阿花走台步就知道她的功底不一般!因为吴凤花,越剧或许应该衍生出一个新行当——文武小生!这三十多年,花帅为越剧百花园中的陆文龙、杨宗保、陈琳、马龙将军、陈琳这些经典形象贴上了“吴凤花”的标签。诗仙李白的塞下曲可以用在这里,展现一下花帅舞台人物的众生相: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 拼命三郎背后是温馨的亲情和爱情
花帅在舞台上是阳刚帅气的,但是她毕竟是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女儿家,喝着鉴湖水长大,讲着动人的吴侬软语。她也具备江南女子的细腻和柔情。她与恩师范瑞娟先生,情同祖孙,阿花回忆:我们之间的感情像祖孙,她亲手给我织袜套,做裹胸,不管是艺术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上的困难,我都喜欢去找老师倾诉。每次演出完,阿花都会认真整理好自己的化妆箱;仔细地清洗水纱,水衣水裤,如果在大剧团,这些事情完全不需要阿花这样的“大角儿”自己打理,可多年来阿花已经养成了习惯,这些东西一定要自己整理好才放心。
在绍兴文化艺术界,说起夫妻档,吴凤花与王旭初这一对伉俪肯定会被提及。虽然越剧与书法看似领域不同,但10多年来,夫妻俩相濡以沫,让这个跨界小家交汇出一种别样的和谐。书法与越剧温婉融合,犹如一杯醇厚的绍兴黄酒,在时光中慢慢酝酿出不一样的醇香。“王老师”是阿花对老公的称呼,多年来为了支持阿花的越剧事业,王老师可是包揽了工作之余照顾家人的所有责任。阿花老师享受着温馨的爱情,她的越艺之花必定会越开越鲜艳。
吴凤花,一个名字,一段传奇。在她光鲜亮丽的艺术形象背后,是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坚韧,是面对伤痛与疾病仍不改初衷的执着,更是生活中那份温柔细腻与亲情爱情的温馨交织。她的故事,是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最真实的写照,是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深刻诠释。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吴凤花不仅用自己的行动为越剧乃至整个戏曲界树立了典范,更用她的生命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家,是在无数次的自我超越中成长,在艺术与生活的双重舞台上,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这份坚持,记住吴凤花用热爱和汗水书写的艺术传奇,以及那份“拼命三郎”背后,始终温暖如初的亲情与爱情。在未来的岁月里,期待她继续以花帅之姿,引领越剧艺术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