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戏曲的璀璨星河中,有一位从河北农村走出的京剧名家,她用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诠释了什么叫做“梅花香自苦寒来”。她,就是被誉为“京剧第一美人”的李胜素。从大汪村的小女孩到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的成长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那份来自田野深处的执着与热爱。
李胜素,1966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大汪村。父亲李真妮和母亲张美然都是老实本分的朴实农民,相爱一生未生变故。李胜素家中共有兄弟姊妹6人,她排行老四却是家里最懂事儿的那一个。
自幼李胜素就长相俊美,邻里之间没少拿她开玩笑:这妮子长得真好看,以后一定能嫁个好人家!从很小的时候,李胜素就对戏剧有着一种痴迷,家中经济条件有限的父亲只能时常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去周边20多公里的小村庄看戏。别看她年纪小,可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国粹迷。
回到家李胜素总能唱个八九不离十,模仿起戏中角色的时候更是惟妙惟肖。时间一久,村里人也很乐意称之为“小铁梅。”在她十岁的那一年,她就考进了河北省博想先剧团开始学习豫剧。练功的条件虽然每天都很苦,但是她却学得很用心刻苦。就算是星期天回到家,李胜素也没有片刻懈怠。
父母常常抱着小麦秸秆往麦场上一铺,就成了宝贝女儿李胜素练功的场子。在上面踢腿、下腰,又蹦又跳。听到女儿的骨头咔吱咔吱作响的声音,这位父亲的心头满是疼惜,问她苦不苦?疼不疼的时候,李胜素总是下意识摇摇头,继而接着练习。不善言辞的母亲只能在一旁坐着手里的针线活儿时常看她一眼,李胜素练得很欢实。
身为人父人母的李真妮夫妻俩,虽然给不了女儿一个看得见的美好未来,但却能在背后默默支持她学戏,这也许是身为父母的老两口唯一能看得见的一条出路。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的时候,李胜素考进了河北省艺校接受专业京剧指导,还拜在了京剧名师齐兰秋的名下,正式开始学习青衣、花旦。
农村出身的李胜素,很清楚父母的不容易,于是在这所学校求学期间相当节俭。每次离家的时候,李胜素都要求母亲给她准备满满一兜子的白面馒头,和好几罐子的腌咸菜,然后搭乘免费的进城拖拉机返回学校。并不是白面馒头有多好吃,而是这样一来就能很长一段时间不去食堂买饭吃,另外在这馒头里,承载着母亲对她的期盼,一口馒头下肚仿佛浑身都充满了拼劲。
贫寒的家境并没有让李胜素感到自卑,正相反更是刺激了她的上进心。1986年,李胜素在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邯郸京剧团,在这个剧团里,长相俊美的李胜素,凭借甜润的唱腔一举收获了河北省京剧界的如潮好评和观众青睐。1987年,更是受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的垂涎。
1989年正是加入了梅派,师从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系统学习《醉酒》、《宇宙锋》、《凤还巢》等经典京剧桥段而名噪一时。1991年,李胜素被调到了陕西省京剧院工作,期间还曾担任陕西省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一职。这一做就是10年之久,在这十年里李胜素得到了质的飞跃。
2001年被借调到了中国京剧剧院二团,又一个十年历练之后。李胜素担任了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主演了《宰相刘罗锅》、《满江红》等新编新剧桥段,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先后荣获了“梅花奖”,且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人生大舞台。“京剧第一美人”之名,也由此而来。在成名之后,李胜素最挂念的就是乡下的一对父母。
2005年的时候,李胜素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坚决要求将父母带到北京同自己一起生活。但是李真妮夫妇俩拒绝了:一则女儿唱京剧收入并不高,二则他们已经适应了农村生活,不想到大城市给女儿徒增负担。从小就很懂事儿的李胜素最终只能无奈遵从了父母的意愿,自己一个人再一次踏上了返程的路。
虽然接父母到北京的想法落空了,但是李胜素的孝子之心却并未缺席:她出资给老家父母在村子里建了一座大楼房,还安置了彩电,电冰箱和电话。这对于李真妮夫妇俩来说自然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自从家里安了电话之后,李胜素经常在工作之余给二老去电话聊一些家长里短,尤其时时提醒父母注意身体。
2012年的手,李真妮被医院确诊为脑瘤,一度生命垂危之际,李胜素连夜奔袭回到了老家将父亲安排进了医院。她一个人拿出了这些年所积攒的所有积蓄,坚持让父亲接受了开颅手术。这是李胜素第一次违逆父亲的意愿,在父亲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李胜素向单位请了长假,全程在医院陪护,直到父亲平安康复出院,李胜素才最终回到了工作岗位。
李胜素善良朴实,从来都没有在镜头前忌讳自己的农民出身,更没有机会父母的农民身份。在镜头前,他经常说的那句话就是:“我爸跟我妈都是没有很多文化的农民,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一直很坚强,也很伟大,我爱他们,更尊重他们。不管我走到哪儿事业有多成功,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农村父母!”
谁说进城忘了娘,谁说成名忘了娘,鸦有反乳之意,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何况人也。演的故事都在人间,骨子里印记牢牢永记,父母的艰辛永远牢记,孝敬是人的本份,名人演名戏,名人也有真情大爱。人世间有多少儿女情长,人世间有多少大爱无疆!大爱是母亲的胸怀,无疆是父亲的脊梁!愿名角戏长久,愿名角人长爱!
李胜素的故事,是一首关于梦想与坚持的赞歌。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有毅力,就能够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她从未忘记初心,始终怀揣着对家乡、对父母的深深眷恋和感恩之情。在名利双收的背后,李胜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顺和感恩。她的故事,不仅激励着无数追梦人勇往直前,更传递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孝敬父母,不忘初心。愿李胜素的精彩人生和艺术之路,如同她所演绎的那些经典剧目一样,永远流传,温暖人心。
暂无评论内容